某国人一穷,就卖档案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
他曾被称为“中国头一号黄金贩子”,凭借几个背包,硬是背出了半吨黄金。
但他的命运却十分坎坷,曾因被诬告杀人丢了军队工作,又曾以门门第一的成绩考上清华,却突遭“白卷英雄”,自己的录取名额被拿下。
他从小就有一个“学术梦”,最后终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,却在硕士论文答辩前,被带上“泄露国家J密”的帽子,不仅学业没有完成,还因此进了监狱。
有人说,“上帝爱谁我不知道,但恨的人一定是他”,他就是后来被称为“中国冷战研究第一人”的沈志华。而他的这一学术称号,可以说是靠黄金“买”来的。
1984年,沈志华刑满出狱,但由于人生有了“污点”,导致他很多工作无法去做。无奈之下,他只好南下经商,靠做黄金生意发了一大笔财。
沈志华感受到了赚钱带来的快感,但他更知道自己的学术追求不能放,他曾回忆说:“我想我不能再干了,再干就掉钱眼里出不来了”,“只要赚到一笔够我后半辈子不愁吃喝,我就停了。”
赚到钱后的沈志华立即停了自己的生意,开始自费做起文化项目,他主编发行了白话版《资治通鉴》,资助了数十部学术专著的出版以及学术会议的召开,想以此为突破口重返学术圈。1994年,命运的转机终于来了。
当时,苏联刚刚解体不久,俄罗斯就解密了大量前苏联档案。沈志华在1994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,就提出了“抢档案”的事情。
当时中国社科院负责人说:“中国急需苏联的档案,最理想的当然是我们社科院出面去买,但社科院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门……”
沈志华立即回答道:“社科院拿不出钱我有钱啊!”
于是,沈志华带着他靠黄金赚来的钱来到莫斯科。但复印一页便要1到2.8美金的高昂价格,还是吓倒了众人。此时,沈志华拿出他经商时的天分,四处拜访请宴,用从北京带来的二锅头和茅台,把俄国学者喝得迷迷糊糊,终于俄国人给了一句准话:“你们只管去档案馆抄目录,复印的事交给我们俄国人办,我们复印,便宜多了。”
沈志华此行以140多万元的代价,换来了上万份珍贵档案。后来他又去美国,再次购买了一批苏联档案。更幸运的是,此行后不久,俄罗斯便重新封存了所有档案。如果当时晚来一步,很多历史真相只能继续掩埋于灰尘之下了。
凭借这些第一手稀有资料和对历史的敏锐嗅觉,沈志华为自身的历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,他也因此成为“中国冷战研究第一人”。
2005年,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个站出来聘请他为教授,得到学术界承认的他,终于摆脱了“无名无分”的命运捉弄。
沈志华说:“俄国人一穷,就卖档案。”而俄国人一卖档案,就有许多真相流出。这批档案不仅改变了沈志华的命运,更是改变了苏联相关历史研究的格局。
正如中国社科院一位苏联史专家所说:“有了这批档案,不仅苏联史要重新认识、重新书写,对20世纪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都要重新思考、重新评价”。
尤其是沈志华历时7年、用3000多个日夜对这些档案进行的选编与出版,成就了我国编译出版的第一套大型外国专门史资料集:煌煌12册的《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:中苏关系》。
这是一套“空前绝后”“最高J密”的孤本档案合集,书中选取了涉及对华关系交往的文件2625件,可谓将中苏关系档案一网打尽。内容不但涵盖美苏国共关系问题、朝鲜战争问题,更有中苏两国高层于1945-1991年间会谈的俄方记录,苏方顶层精英对中国全方位的分析和预判文件等等。
本书的价值无需多言,且不可替代。然而遗憾的是,这套书曾经一度断货近5年,网上为数不多的二手书,更是溢价严重。先知书店现集齐本套全集,长按下图,识别图中的二维码,即可一键收藏:
▍延伸阅读
对“政治经济学”的三个误解:从来没有单纯的经济问题,也没有单纯的政治问题